熱應激—夏季母豬健康的潛在威脅!
來源:發稿時間:2017-08-02 15:20:43瀏覽次數:次
酷暑即將來臨,在很多養豬場由于飼養管理不當,母豬健康受熱應激影響嚴重,常出現采食下降,不發情、難配種、流產、產弱仔、死胎,產仔數少,仔豬生長發育差、成活率低、死淘增多等現象,給養豬生產帶來很大損失。在目前豬價行情比較低迷的情況下,怎樣保護好養豬利益的源頭,減少養殖損失,實現降本增效,顯得尤為重要。
一、熱應激對母豬造成的危害
熱應激是指動物機體在高溫環境中做的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總和。母豬對高溫環境做出的反應首先表現為采食量下降,當外界溫度超過28℃的時候,母豬會通過減少采食量來減少體內熱量的產生,研究表明,氣溫在25℃以上時,氣溫每升高1℃,采食量下降200g,具體危害表現為:
1. 母豬體質差,泌乳能力弱
當泌乳母豬采食量下降時,機體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足,機體就會本能地利用體內貯存的脂肪等來合成乳汁,造成泌乳母豬體重下降,同時泌乳量減少,甚至無乳。
2. 母豬不發情,配種受孕難
母豬在泌乳期掉膘太嚴重,使母豬內分泌紊亂,導致斷奶后發情延遲,排卵數減少,難以配種受孕。此外熱應激還會使母豬卵巢功能和性機能減退,從而使受胎率降低;持續高溫熱應激還會誘發母豬卵巢囊腫,從而導致不孕。
3. 母豬產仔少,弱仔死胎多
高溫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和受精卵的著床,從而使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。母豬采食少,營養不足,供應給胎兒的營養不足,導致胎兒發育不良,最終出現母豬產仔少、弱仔死胎多。
4. 斷奶仔豬弱,死亡淘汰多
母豬哺乳量不足,則導致仔豬生長發育不良,腸道疾病多,死亡淘汰率高,仔豬斷奶體重輕,斷奶后生長發育緩慢。
5. 母豬膀胱炎,尿白尿血見
夏季高溫很容易誘發母豬膀膚炎,主要臨床表現為排尿結束時地面有很多像石灰渣一樣的排泄物,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尿血,嚴重熱應激甚至會造成母豬中暑死亡。
二、應對措施
1. 保證充足飲水
夏季母豬的飲水最好用現抽取的清涼深井水,保證充足的清涼飲水,有利于降低母豬體溫,并能刺激其食欲,提高母豬采食量。
2. 降低圈舍溫度
空懷母豬的適宜溫是16—19℃,懷孕母豬的適宜溫度是14—16℃,產仔后哺乳期母豬的適宜溫度是15—20℃,所以必須根據不同時期母豬的適應溫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。上午豬舍內氣溫不高,要注意通風控制舍內濕度,盡量保持舍內干燥;中午及下午氣溫較高時可開啟全部門窗,同時用水沖洗舍內欄底及走道,降低舍內溫度;也可在氣溫高時,用消暑伴侶1套兌水2000公斤,對豬舍、豬體實施帶豬噴霧,達降溫的目的。
3. 調整飼養密度
當飼養密度高時,豬舍內蓄積的熱量過多,升溫很快,夏季高溫季節應降低舍內母豬的飼養密度,從而減輕熱應激對母豬的影響。
4. 調整營養搭配和飼喂方式
夏季高溫環境中母豬采食量下降,為保證母豬營養的需要,必須提高飼料中能量和蛋白質等營養水平,通過添加2%—5%的油脂,增加魚粉、豆粕比例來實現提高能量蛋白含量,同時為了均衡母豬所需的營養物質,避免霉菌毒素中毒,以及補充維生素,應當在日糧中添加平衡健Ⅰ型(繁育專用型)、脫梅速Ⅰ型(種畜解毒型)和天之素,可以有效提高母豬的健康指數和對各種疫病的抵御能力。
此外,豬場應改變母豬的飼喂時間。早餐宜早,可在6時左右;12—14時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,應避免飼喂,可提前或推遲飼喂;晚餐要晚,宜在19時左右。濕拌料可以更濕一些,并添加青綠飼料,以提高適口性和水分含量。
5. 添加抗應激藥物
在高溫條件下,母豬體內鉀鹽和碳酸鹽排出量增加,影響機體電解質平衡。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小蘇打,同時維生素C可溶性粉和消暑伴侶搭配使用,可以有效提高母豬抵抗熱應激的能力。
預防母豬熱應激危害是一項系統工作。最核心的是要滿足母豬充足的營養供給,所以需要調整飼料營養搭配,添加恒通母豬繁育修復“三健客”(繁育專用型平衡健+天之素+種畜解毒型脫梅速),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又提高母豬的抗病能力;其次必須采取遮陽、通風、灑水、降低飼養密度等防熱降溫措施,同時調整飼喂時間和方式;還應添加抗應激的保健藥物,提高母豬抵抗熱應激的能力。這樣多種措施綜合應用,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。
上一篇:夏季牛羊驅蟲,你來問,我來答
下一篇:牛羊驅蟲,我們都在用“1+2”!
友情鏈接
四川恒瑞通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| 四川恒通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| 百度|
聯系電話:028-84590982 E-mail:331991543@qq.com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靜沙南路29號1505
版權所有:四川恒通興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
備案號:蜀ICP備18033153號-1